今年的2月2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罕见病日,我们带您走进被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录的“卡尔曼综合征”/“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
第二性征缺失或发育不良、无法生育、长相中性……这些都是卡尔曼综合征和IHH患者的典型症状。
卡尔曼综合征则还伴有嗅觉缺失或减退。
目前卡尔曼综合征和IHH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可能是起源于嗅基板的GnRH神经元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迁徙、定位于下丘脑,从而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低下。
下丘脑:负责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神经中枢。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促进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合成。
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多种激素。
促性腺激素(LH和FSH):促进性腺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合成和分泌。
也就是说,在卡尔曼综合征和IHH患者体内,因为某些未知原因,患者下丘脑没有发送GnRH信号给垂体,垂体无法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患者出现青春期不发育、性腺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病症。
卡尔曼综合征在男性中发病率约是女性的5倍,据统计,男性发病率约为1/8000,女性则约为1/40000。
对于该病症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56年。
Aureliano Maestre de San Juan (病理学家)
脑内嗅球缺失和小睾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1856年)
Franz Josef Kallmann (遗传学家)
发现三个家系都存在第二性征不发育、嗅觉缺失等问题 (1944年)
因为之后对于该病症的研究都建立在Franz Josef Kallmann的研究上,所以称其为“Kallmann Syndrome 卡尔曼综合征”。
卡尔曼综合征和IHH罕见的发病率和不甚明显的病症表现导致很多人(包括许多患者本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疾病、而且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没有积极去治疗,一生都活在疾病的阴影里。
由于缺乏性欲、性能力以及生育能力,很多患者自卑、被家人误会、对亲密接触和生育充满恐惧,无法融入社会。
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恢复了性能力和组建家庭的能力,仍然对性抱有恐惧,害怕遭受他人嘲笑。无法接纳自己的身体、不符合传统性别观念的外貌特征和生育的社会压力使得患者生活在孤独和痛苦之中,更有不少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其实,目前已经有多种对卡尔曼综合征和IHH患者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理需求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内分泌类疾病的治疗最有效的原则是荷尔蒙替代治疗,即通过治疗手段追赶、最终实现与同龄人发育同步,因此一般建议在11-12岁左右、刚开始青春期发育时就密切观察是否存在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的情况,如有,需要及早、及时进行治疗。
2012年,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与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创的GnRH垂体激素泵La Fenice®(火凤凰)。
青春期的启动首先是以睡眠期下丘脑脉冲性释放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为标志,每个脉冲周期约60~9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冲周期的次数逐渐增加,直至白天和夜晚都有规律的GnRH脉冲峰出现。
自La Fenice®(火凤凰)垂体激素泵问世以来,已累计帮助数千名患者并孕育了数百个“微创®宝宝”。
热门
关于本站 | 业务联系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例 | 版权所有 |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人民健康网(健康行业权威门户网站)